最新专家阵容揭晓 | 数字经济时代长三角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论坛即将与您相见!报名参会倒计时

返回列表日期:2023-06-28阅读:949


导读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与各个行业的结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为了探讨数字经济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促进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由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家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时代长三角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论坛”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上海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的行业知名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分享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应用案例、产业协同等议题,敬请期待。

图片会议时间
2023年6月30日 09∶00—16∶40


图片会议地点
上海闵行白金汉爵大酒店(沪闵路1577号)

专家报告抢先看


个人简介:燕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遥感测图、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以及科技规划与政策研究等工作。完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测绘科技专项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10多项,研究成果在西部测图、自然资源调查、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报告名称:长三角区域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监测与评价

报告摘要:报告介绍了支撑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监测评价工作的两个全自主化平台,并给出了四个典型应用案例。以提高生产效率、分析智能化、服务知识化为目标,突破智能引导的人机协同智能解译、高效精准计算、专题指标柔性构建系列核心技术,研发了全自主化面向工程生产的遥感影像人机协同智能解译作业平台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基础平台。进一步围绕自然资源部总体工作定位,以长三角区域为研究对象,围绕耕地资源监测与评价、绿水青山指数构建、产业园用地潜力测算、碳资产核算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具体应用情况,支撑自然资源主体业务和国家高质量发展。

个人简介:黎夏,国际欧亚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专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黎夏主要从事元胞自动机与多智能体、地理模拟系统、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建模与环境影响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报告名称:GEOSDG一耦合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

报告摘要:联合国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本报告以土地利用为核心变量,设计了GeoSDG框架,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输入各类空间数据数据,即可实现未来多种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计算,进而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城市模拟结合起来,将SDGs指标的计算落实到空间上。


个人简介:刘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与视觉耦合的场景认知与建图,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等20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多项科技奖励。


报告名称:城市建筑外立面病害的无人机近景监测与分析技术

报告摘要:报告给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的裂缝检测方法准确、全面检测建筑立面病害。根据建筑立面高度和结构特点, 结合无人机自动航线飞行和手动贴近飞行进行影像数据采集, 并基于此构建针对建筑裂缝的影像数据集。借助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对建筑立面进行识别以提取出墙面上的病害区域。进一步地, 构建基于坐标转换的无人机影像像素解析度计算方法, 建立数字图像处理驱动的裂缝几何信息提取方法,合理判断病害的长度,反映病害在墙面上的分布和走向, 最后, 以上海多个典型高层建筑为对象介绍具体的应用实例。


个人简介:季顺海,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汉大学测绘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产业教授,从事行业30年,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有广泛和深入的了解。现担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字孪生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数字经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


报告名称:数字经济县区发展模式创新报告

报告摘要:报告主要讲述了星月科技新推出的数字经济县区发展模式与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与发展。从测绘地理信息与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发展前景入手,浅析县区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从而引出星月科技新推出的数字经济县区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讨论其在今后的实践中与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与发展,强调测绘地理信息对数字经济县区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个人简介:陈根宝,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兼职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获得者,住建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专家。国内早期开展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人员之一,国内3DGIS与BIM融合先行者、资深专家。2011年以来带领团队攻克了“3DGIS与BIM无缝和属性信息无损集成”的技术难关,开发完成了蓝色星球BIM云、BIM协同管理平台、智慧工地、BIM智能运维、工程全过程数字化业务平台和CIM平台应用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带领蓝色星球承担了国家航天领域七项行业标准起草、三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参加了国家“高分”重大专项应用示范等,完成了800多起高端经典案例。


报告名称:3DGIS+BIM创新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报告摘要:报告介绍了3DGIS+BIM的集成实现了GIS应用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实现了BIM应用价值的巨大提升,分享了蓝色星球采用“3DGIS+BIM”完成实体数字化、“流程+场景”完成业务数字化、“物联+传感”完成状态数字化,构建完整的产业数字化技术体系情况;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分辨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信息化;实施数字化的路径与方法;实施数字化的能力建设等经验做法。


个人简介:刘晓丽,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基础测绘和实景三维相关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和院级等科研课题3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等科研课题5项;参与编写国家、行业标准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发表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报告名称:关于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报告摘要:报告分析了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工作的来源、核心内涵、业务内容和与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介绍了当前面向产品、技术、标准、应用等开展的创新探索,分享了目前试点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对下一步建设推进的思路进行了展望。


个人简介:张桂莲,博士,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碳汇中心主任,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城市绿林地碳汇计量监测与质量智能评估等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信委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发布城市林业碳汇地方标准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0项、授权专利10项、申请专利11项;荣获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0余项。


报告名称:基于遥感影像的多尺度城市绿林地碳汇监测核算

报告摘要:城市绿林地碳汇功能的量化核算为双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采用Landsat OLI 遥感影像,结合样地调查,获取遥感参数(波段、纹理和植被指数数据等),分析上海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运用GF-2卫星影像,结合气象、降水、太阳辐射和植被光能利用率等数据,估算城市绿林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评估植被碳汇能力;运用高光谱影像,结合波谱分类和轮廓识别等方法,识别城市绿林地植物种类,实现三维绿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智能测计。

个人简介:魏小岛,2019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202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河口/近岸水体光学观测和水色遥感研究,擅长东中国海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遥感估算,主持博士后面上基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多部国际知名期刊上,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报告名称:空天地一体化水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报告摘要:(1)卫星过境和无人机航拍时,同步开展典型区域水面生物-光学-环境参数调查,获取空天地一体化多源基础数据;(2)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数据,分析研究区水体生物光学特性,构建典型水质参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基于卫星、无人机多光谱、高光谱影像,开展水质参数遥感反演,并进行精度验证;(3)对地面监测“点”与遥感监测“面”数据进行时空融合与挖掘,发现水质污染的时空分布与演进规律,分析其日、月、年尺度时空变异特征。



个人简介:侯超,上海市测绘院航测遥感分院总工程师,上海市测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航测遥感、地图与地理信息相关工作。主持承担国家级测绘工程项目5项、上海市测绘工程项目10余项,荣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测绘工程金奖、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上海市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测绘工程一等奖等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拥有软著、专利若干。


报告名称:城市生态空间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

报告摘要:报告主要介绍上海市测绘院根据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开展的城市生态空间监测工作,建立了不同生态空间要素的监测内容指标,研究了多源数据获取、处理、监测一体化技术方法,探索了多方面的应用场景,赋能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


个人简介: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管飞马机器人全球市场开发与销售工作,具有十五年无人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工作经验,参与多款无人机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及无人机系统建设项目,取得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得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冠军。


报告名称: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报告摘要:本报告将从无人机和地面移动测量空地一体化采集可见光、多光谱、高光谱多源遥感数据助力测绘、遥感、生态、林业、电力和国土空间规划等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


个人简介:刘爽,深耕数字城市空间底座研究与研发超过10年,参与上海等多个智慧城市及相关项目顶层设计与落地实施,对智慧城市及相关行业领域GIS系统建设有独到的见解。


报告名称:城市数字空间底座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空间”既是一类数据,也是数据的载体,问题的载体、服务的载体,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在新型基础测绘、实景三维中国、CIM、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多领域的空间底座建设探索与实践,打造城市级数字空间底座及应用,以数字空间对接数字经济,以“获得感”推动数据要素化改革。


个人简介:乔振民,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以及自然资源行业方向十多年。多年来深耕于AI智能解译算法在自然资源的创新应用,期间研发出多类行业领先的自然资源智能遥感解译算法,助力商汤在全国多个省份的自然资源行业实现AI+的创新应用落地。


报告名称:智瞰世界,AI遥感大模型助力遥感应用新突破

报告摘要:暂无